2010年6月29日 星期二
史溫格歌手 超越界限的音樂傳奇
文/李秋玫/聯合書報攤
除卻了樂器伴奏所產生的樂律問題,無伴奏的人聲,是音樂中最純淨的聲響。如果您喜歡「國王歌手」、喜歡「不封口人聲樂團」,就不能夠不知道成立已有四十多年歷史,舉辦超過三千五百場音樂會,贏得五次葛萊美獎,被譽為無伴奏人聲始祖天團的「史溫格歌手」!
巴赫配上爵士節奏,初試啼聲一砲而紅
這知名的人聲樂團,名稱來自於它的創團者沃德.史溫格,這位住在法國的美國人在一九六二年首先在巴黎創立了一支小合唱組,名為Double Six當初的六位歌手主要為電台節目伴唱最熱門的流行歌曲和早期的搖滾樂。由於時常擔任歌星的背景伴唱,因此歌曲多為無詞的配唱。一天,史溫格在鋼琴上練習巴赫《平均律鋼琴曲集》,在場的歌手們突然發現巴赫的器樂曲相當適合改編成小組合唱,且不用另配歌詞,擅長無詞伴唱的他們靈機一動,乾脆用無意義的母音來吟唱。也因為如此,史溫格開始大膽嘗試,用巴赫原作配上爵士搖擺的節奏,沒想到兩者的搭配出奇地融合,更充滿了新鮮感。剛發行的專輯雖然在法國銷售不甚理想,但在美國卻一路攀升,加上電台的DJ特別喜愛在廣播節目中播放這張專輯,使得這張Bach’s Greatest Hits獲得空前的成功。據史溫格自己的回憶:「當時這張唱片錄製的目的,頂多想拿來送給親友聽著玩。」沒想到初試啼聲的專輯,便高居唱片銷售榜的前十位,並且蟬聯了足足一年半的時間。往後的他們更踏上表演領域,在十年間錄製了十二張CD,並且展開世界巡迴。
一九七三年,史溫格突然宣布解散團體,卻在移居英國後另起爐灶,除繼續發掘巴洛克、文藝復興早期音樂及更多古典與現代曲目外,英國傳統牧歌更成了最大的資源。優秀的成員及曲目看似順利,然而,第二代的史溫格歌手卻面臨了一個難題,原因是在第一代團體解散時,史溫格曾應允團員:即使重組合唱團,也不會再使用原來的名字。可惜的是「史溫格二代」、「新史溫格合唱組」的團名反而引起不少誤解。所幸得到法國原班人馬慷慨首肯,才讓「史溫格歌手」重新樹立,延續這個閃亮的品牌。
成員才八位,能唱出樂團般豐富的聲響
「史溫格歌手」的曲目相當廣泛,從古典、跨界爵士、流行與民謠都有精湛的表現。曲風多變,但不變的是精準的技巧及優美的合聲效果。他們拿手的樂曲不僅有巴赫、莫札特、貝多芬的器樂曲,連耳熟能詳的《大黃蜂進行曲》、《匈牙利舞曲》、《星際大戰》電影主題曲乃至柴科夫斯基的《一八一二序曲》都能夠詮釋得淋漓盡致。成員一共才八位,但這個團體就像是人聲樂器一樣,能夠唱出樂團般豐富的聲響。不僅如此,他們還受到了現代作曲家的矚目,二十世紀義大利最有影響力的作曲家魯恰諾.貝里歐就為他們寫過一首名為《序曲》Sinfonia的混聲合唱,這首作品由紐約愛樂伴奏首演,之後便由史溫格歌手在全球演出,也成為貝里歐當年演出最頻繁的作品。而知名的服裝設計大師聖羅蘭更曾為他們設計團服,讓他們的舞台動作及畫面更為亮眼。
聽「史溫格歌手」歌唱,總有種舒適清新的感受,那是因為他們很少直接用飽滿的音量,而是經常採用輕音量的假聲加上麥克風擴音來詮釋,也因為這樣,他們可以盡情使用大量的噴氣、舌音、口技及爵士的擬聲唱法,達成不可思議的美感。灌錄的專輯中,就曾首度完整地將嘻哈音樂常用的beatbox那種人嘴模仿,製造打擊與旋律效果融進莊嚴的巴洛克音樂中。雖然他們也跟世界頂尖樂團同台,然而無伴奏的合唱卻也能夠維妙維肖地使用人聲模擬各種樂器,讓歌聲也伴有節奏、絃樂的線性、甚至金屬樂器的音色。
史溫格的改編手法,造就了新的歌唱方式
「史溫格歌手」成功的原因,除了超凡的演唱技巧之外,更難得的是他們抓住了巴洛克音樂和爵士樂共通的精髓,那就是基本的律動和即興色彩。人們萬萬想不到兩者其實都有基本的流動感,也都允許表演者在旋律線條上即興裝飾。事實上,史溫格在自傳Swingle singing也回憶道:把巴赫的作品改成爵士版,原則上是不需要太大的變動,一切都很自然而然地化為另一種音樂。也就是說,他對古典原作的更動不大,但卻是一個全新的聽覺經驗。再者,沒有歌詞的演唱更跨越了語言的界線,也因此,無論聽慣古典音樂或者流行爵士。都能夠被這種音樂型態所吸引。史溫格的改編手法造就了新的歌唱方式,也帶起音樂家們以更寬容的心態接受各類音樂,在推廣上更是功不可沒。如今,史溫格還成立了樂譜公司出版自己改編的合唱樂譜。四十年來屹立不搖的音樂傳奇將在台灣響起,史溫格的歷史也將有您的見證。
http://www.youtube.com/watch?v=LpG648SVPrM
http://www.youtube.com/watch?v=PQbO70Vp6Jc&feature=related
http://www.youtube.com/watch?v=FREDLjozEk8&feature=related
http://www.youtube.com/watch?v=7OznmBSvb2c&feature=related
http://www.youtube.com/watch?v=j9y6WJQxNmc&NR=1
(以上2段影片為該團的歷史演變介紹,雖然聽不懂,但是影片中有該團幾代的歌手演唱實況,非常珍貴!)
除卻了樂器伴奏所產生的樂律問題,無伴奏的人聲,是音樂中最純淨的聲響。如果您喜歡「國王歌手」、喜歡「不封口人聲樂團」,就不能夠不知道成立已有四十多年歷史,舉辦超過三千五百場音樂會,贏得五次葛萊美獎,被譽為無伴奏人聲始祖天團的「史溫格歌手」!
巴赫配上爵士節奏,初試啼聲一砲而紅
這知名的人聲樂團,名稱來自於它的創團者沃德.史溫格,這位住在法國的美國人在一九六二年首先在巴黎創立了一支小合唱組,名為Double Six當初的六位歌手主要為電台節目伴唱最熱門的流行歌曲和早期的搖滾樂。由於時常擔任歌星的背景伴唱,因此歌曲多為無詞的配唱。一天,史溫格在鋼琴上練習巴赫《平均律鋼琴曲集》,在場的歌手們突然發現巴赫的器樂曲相當適合改編成小組合唱,且不用另配歌詞,擅長無詞伴唱的他們靈機一動,乾脆用無意義的母音來吟唱。也因為如此,史溫格開始大膽嘗試,用巴赫原作配上爵士搖擺的節奏,沒想到兩者的搭配出奇地融合,更充滿了新鮮感。剛發行的專輯雖然在法國銷售不甚理想,但在美國卻一路攀升,加上電台的DJ特別喜愛在廣播節目中播放這張專輯,使得這張Bach’s Greatest Hits獲得空前的成功。據史溫格自己的回憶:「當時這張唱片錄製的目的,頂多想拿來送給親友聽著玩。」沒想到初試啼聲的專輯,便高居唱片銷售榜的前十位,並且蟬聯了足足一年半的時間。往後的他們更踏上表演領域,在十年間錄製了十二張CD,並且展開世界巡迴。
一九七三年,史溫格突然宣布解散團體,卻在移居英國後另起爐灶,除繼續發掘巴洛克、文藝復興早期音樂及更多古典與現代曲目外,英國傳統牧歌更成了最大的資源。優秀的成員及曲目看似順利,然而,第二代的史溫格歌手卻面臨了一個難題,原因是在第一代團體解散時,史溫格曾應允團員:即使重組合唱團,也不會再使用原來的名字。可惜的是「史溫格二代」、「新史溫格合唱組」的團名反而引起不少誤解。所幸得到法國原班人馬慷慨首肯,才讓「史溫格歌手」重新樹立,延續這個閃亮的品牌。
成員才八位,能唱出樂團般豐富的聲響
「史溫格歌手」的曲目相當廣泛,從古典、跨界爵士、流行與民謠都有精湛的表現。曲風多變,但不變的是精準的技巧及優美的合聲效果。他們拿手的樂曲不僅有巴赫、莫札特、貝多芬的器樂曲,連耳熟能詳的《大黃蜂進行曲》、《匈牙利舞曲》、《星際大戰》電影主題曲乃至柴科夫斯基的《一八一二序曲》都能夠詮釋得淋漓盡致。成員一共才八位,但這個團體就像是人聲樂器一樣,能夠唱出樂團般豐富的聲響。不僅如此,他們還受到了現代作曲家的矚目,二十世紀義大利最有影響力的作曲家魯恰諾.貝里歐就為他們寫過一首名為《序曲》Sinfonia的混聲合唱,這首作品由紐約愛樂伴奏首演,之後便由史溫格歌手在全球演出,也成為貝里歐當年演出最頻繁的作品。而知名的服裝設計大師聖羅蘭更曾為他們設計團服,讓他們的舞台動作及畫面更為亮眼。
聽「史溫格歌手」歌唱,總有種舒適清新的感受,那是因為他們很少直接用飽滿的音量,而是經常採用輕音量的假聲加上麥克風擴音來詮釋,也因為這樣,他們可以盡情使用大量的噴氣、舌音、口技及爵士的擬聲唱法,達成不可思議的美感。灌錄的專輯中,就曾首度完整地將嘻哈音樂常用的beatbox那種人嘴模仿,製造打擊與旋律效果融進莊嚴的巴洛克音樂中。雖然他們也跟世界頂尖樂團同台,然而無伴奏的合唱卻也能夠維妙維肖地使用人聲模擬各種樂器,讓歌聲也伴有節奏、絃樂的線性、甚至金屬樂器的音色。
史溫格的改編手法,造就了新的歌唱方式
「史溫格歌手」成功的原因,除了超凡的演唱技巧之外,更難得的是他們抓住了巴洛克音樂和爵士樂共通的精髓,那就是基本的律動和即興色彩。人們萬萬想不到兩者其實都有基本的流動感,也都允許表演者在旋律線條上即興裝飾。事實上,史溫格在自傳Swingle singing也回憶道:把巴赫的作品改成爵士版,原則上是不需要太大的變動,一切都很自然而然地化為另一種音樂。也就是說,他對古典原作的更動不大,但卻是一個全新的聽覺經驗。再者,沒有歌詞的演唱更跨越了語言的界線,也因此,無論聽慣古典音樂或者流行爵士。都能夠被這種音樂型態所吸引。史溫格的改編手法造就了新的歌唱方式,也帶起音樂家們以更寬容的心態接受各類音樂,在推廣上更是功不可沒。如今,史溫格還成立了樂譜公司出版自己改編的合唱樂譜。四十年來屹立不搖的音樂傳奇將在台灣響起,史溫格的歷史也將有您的見證。
http://www.youtube.com/watch?v=LpG648SVPrM
http://www.youtube.com/watch?v=PQbO70Vp6Jc&feature=related
http://www.youtube.com/watch?v=FREDLjozEk8&feature=related
http://www.youtube.com/watch?v=7OznmBSvb2c&feature=related
http://www.youtube.com/watch?v=j9y6WJQxNmc&NR=1
(以上2段影片為該團的歷史演變介紹,雖然聽不懂,但是影片中有該團幾代的歌手演唱實況,非常珍貴!)
2010年6月26日 星期六
2010年6月24日 星期四
2010年6月19日 星期六
2010年6月17日 星期四
2010年6月16日 星期三
2010年6月15日 星期二
藝術萬花筒/爬上六本木之丘的蜘蛛媽媽
聳立在東京六本木之丘,狀似大蜘蛛的Maman(法語媽媽之意),是到六本木一遊的觀光客必定要造訪的地標。
三層樓高的大蜘蛛Maman,與它身旁的新穎建築相映成趣。既像是通向未來的網絡,又像是從外星降落的異形,乍看之下,很難聯想到「媽媽」的形象。創造Maman的當代雕塑大師路易絲‧布爾喬亞(Louise Bourgeois)究竟想表達什麼?
甫因心臟病辭世的布爾喬亞,1911年出生於法國巴黎;20多歲時,她嫁到美國、定居紐約。布爾喬亞年輕時曾修習數學,日後發現藝術才是她終身的依託,由於深受兒少記憶困擾,她以「創作」取代精神分析等心理治療。
布爾喬亞少年時,父親與她的家庭教師發生婚外情,母親曾要她監視出軌的父親;這對她而言,無異於精神虐待。她生平的第一個雕塑,是一個被刀劃過的麵包,麵包即隱喻她的父親。
布爾喬亞自認她的作品是「自白式」的。她的藝術常觸及性、背叛、謀殺及死亡等議題。這位藝壇的常青樹,越老越旺。她的創作生涯長達70年,親身見證20世紀以降所有前衛藝術的發展歷程。
71歲那年,她在紐約現代美術館(MOMA)舉辦個人回顧展,是首位在MOMA開回顧展的女性藝術家;她最重要的傑作Maman,誕生於1990年代,當時她已是高齡80歲的老太太了。
著名藝評家羅伯特.休斯尊稱她為「美國女性主義風格的藝術之母」。她最獨特之處在於她「由內而外」探索女性的特質,不像傳統的男性藝術家著眼於女性的外表。
象徵母親的大蜘蛛,腹部底下有一籃大理石製的卵。具有攻擊性和毒性的蜘蛛,外形雖張牙舞爪,威嚇著外敵不得進犯它的子女,本質上卻由結構脆弱的細長肢體與骨節組成,隨時可能受傷害。
這種蜘蛛的意象,其來有自。布爾喬亞曾形容她母親是一隻和善的蜘蛛,她眼中的母親擁有蜘蛛「寬容、有耐心、從容不迫、聰明、鎮定、靈巧…」等優點。
夾在父、母及家庭教師之間三角關係的布爾喬亞,從小飽嘗父親的背叛,分攤了母親受到的傷害與寂寞。人與人之間危險關係的傷害性與脆弱性,就由外形駭人、本質上卻不堪一擊的大蜘蛛來隱喻一切。
布爾喬亞曾說,想揚棄過往,就得重新創造它。這意味著創造力與超越。透過創作,她與內心的焦慮和恐懼搏鬥,終能超越創傷,為當代留下典型。
【2010/06/13 聯合報】@ http://udn.com/
2010年6月4日 星期五
【曲解】布拉姆斯《海頓主題變奏曲》作品56a
歐頭/文/
布拉姆斯曾在一封給克拉拉‧舒曼的信中寫到,「我對這首曲子(《海頓主題變奏曲》)的偏愛,遠勝過其他任何作品。」這首作品56的《海頓主題變奏曲》完成於1873年的夏天,有管絃樂與雙鋼琴兩種樂譜版本,古意盎然的主題旋律在首演之後廣受歡迎,成為音樂會中最常被演出的布拉姆斯作品。
所謂的「變奏曲」,簡單來說就是以某一特定主題(Theme)為藍本,透過各種不同的創作技法加以變化發展而成樂曲。而布拉姆斯在變奏曲的發展上,由於致力鑽研因而佔有極重要的地位,他在1856年一封給友人的信中提到,「我經常思考變奏曲形式,對我而言它似乎應該更純粹一些。舊時代的作曲家們常嚴守著主旋律當作真正主題。貝多芬的變奏在旋律、和聲、節奏上都非常完美。但大多數現代作曲家,變奏時都太拘泥侷限於旋律上,如果不能自由地處理主題,就不是變奏而僅僅是重複。」
在1854-1873年間,布拉姆斯寫了六組變奏曲,其中他尤其喜歡引用特定音樂家的某段音樂,來當作變奏曲的主題素材。這種方法雖然不是他首創,但卻是由他來發揚光大,像他就創作過:作品9的《舒曼主題變奏曲》、作品24的《韓德爾主題變奏曲與賦格》、作品35的《帕格尼尼主題變奏曲》,之後又寫了這首作品作品56的《海頓主題變奏曲》,在樂曲的結構形式上,比起先前幾首變奏曲,有著更為明顯恢弘的創作企圖。
不過《海頓主題變奏曲》的主題並不是海頓原創,而是源自一首古老的《聖安東尼聖詠詩》(Chorale of St. Antoni),真正創作人已不可考。之所以被慣稱為《海頓主題變奏曲》,是因為海頓某首《木管嬉遊曲》的第二樂章也拿此當作主題旋律。
事實上,在布拉姆斯創作《海頓主題變奏曲》的1873年的前三年,他的一個音樂傳記朋友卡爾‧費迪南‧波爾(Carl Ferdinand Pohl),就拿給他了6卷來源不明、從曾出版過的諧謔曲總譜手抄本。當時,波爾認為那是海頓的作品,而布拉姆斯並不介意原曲的真正作者是誰,主要看上了那首《聖安東尼聖詠詩》的第二樂章主題。
《海頓主題變奏曲》這部作品,是兩個獨立樂譜版本的「雙胞胎」,其一是題獻給克拉拉‧舒曼的雙鋼琴版,編號作品56b,其二則是音樂會上常聽到的管弦樂版,編號作品56a。
謹慎的布拉姆斯早在1873年的7月就先完成《海頓主題變奏曲》的雙鋼琴版,並在同年8月在波昂的一朋友私人聚會中,與演出此曲克拉拉‧舒曼連袂試演,測試樂壇對他這首嘔心瀝血之作的反應,而管弦樂的版則是在隔年才問世出版。不過正式公開演出卻是《海頓主題變奏曲》管弦樂版在前,1873年11月2日布拉姆斯親自指揮維也納愛樂,於維也納首演,而雙鋼琴版的公開首演則遲至1874年2月10日。
後人多認為布拉姆斯寫《海頓主題變奏曲》的目的,實際是為《第一號交響曲》的問世做熱身準備。果然1875年,布拉姆斯離開音樂之友社後,在海德堡附近寫下他那闕被喻為貝多芬傳人的《第一號交響曲》。
在《海頓主題變奏曲》總譜編制中,包括:短笛、兩支長笛、兩支雙簧管,兩支單簧管、兩支低音管,一支倍低音管、四支法國號、兩支小號、定音鼓、三角鐵、以及包括第一、二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低音大提琴的弦樂群。全曲包括降B大調的主題、結尾、以及八段變奏在內,為一首共有十個樂段結構的作品。
一.聖安東尼聖詠主題—行板
由木管樂器優美且典雅地展開,由兩個五小節的樂句組成的聖安東尼聖詠主題,古意盎然是布拉姆斯深愛它的原因。在他的巧手下,以木管群為主導,搭配上法國號以及大提琴、低音大提琴的撥弦,呈現往日宮廷風。
二.第一變奏—稍微精神抖擻一點
節奏輕快,由弦樂組成接主題,但主題被紛來的上行與下行樂句巧妙地裝飾包圍,其中三連音彷彿靜夜中的潺潺流水。
三.第二變奏—有生氣一些
第二段變奏轉為入情緒較陰暗的小調,但節奏速度卻加快,因此散發出些許悲壯激烈情緒,加上大量的切分音,聽來頗有舞蹈的味道。
四.第三變奏—速度加快
抒情性格的第三段變奏有點憂鬱,音樂色彩也變得黯淡,但事實上卻大調。變奏主題全部由8分音符構成,由弦樂群掌握著主要動機,長笛和短笛則不時以16分音符的輕快調子來豐富層次。
五.第四變奏—流暢的行板
第四段變奏節奏變成了3/8拍,流暢抒情、不疾不徐的旋律,聽起來似曾相識且帶點些微如泣如訴的感傷。
六.第五變奏—活生的
第五段變奏是過門作用的短小的詼諧曲,重新把作品啟動,原始主題已不明顯,呈現的是新的元素,不過從樂句中彷彿可以聽見貝多芬《第三、七號交響曲》的影子。
七.第六變奏—活生的
節奏轉回2/4拍,延續上一段變奏的詼諧、舞蹈色彩,主題以弦樂撥奏清晰地再現,法國號和小號把整體管絃色彩裝點得更華麗。
八.第七變奏—斯文優雅地
節奏轉為溫柔優美的6/8拍西西里舞曲,帶著一點田園詩篇的慵懶味道,是整首作品最令人驚喜的巧思安排,音樂銜接上最後一段變奏的弦樂開頭。
九.第八變奏—不太急的急板
轉回小調,充滿迴旋感的主題旋律,在大提琴和低音提琴維繫下,流暢帶點急促地進行著,木管群則反覆過渡地搭配著,醞釀著進入終曲的氣氛。
十.終曲—行板
速度回到行板的終曲,絢爛而莊嚴是整首作品最精華的一段。承接先前蓄積的充足能量,由弱起漸強地勢放出來。低音管堅守著帕薩喀里亞舞曲的頑固低音,提前預告了他《第四號交響曲》的第四樂章。
弦樂群低沉而有力地齊奏起頭,隨後所有樂器慢慢加入合奏,布拉姆斯大展身手為每項樂器寫下屬於自己的變奏,甚至揭櫫了將在浪漫時期叱剎風雲的對位手法,透過海頓主題緩步攻堅。最後三角鐵的牽引之下,各樂器聲部層層堆疊成宛若洶湧波濤的高潮,最後結束在最強音上。
(2007/10/24綜合維他命音樂電子報)
歐頭/文/
布拉姆斯曾在一封給克拉拉‧舒曼的信中寫到,「我對這首曲子(《海頓主題變奏曲》)的偏愛,遠勝過其他任何作品。」這首作品56的《海頓主題變奏曲》完成於1873年的夏天,有管絃樂與雙鋼琴兩種樂譜版本,古意盎然的主題旋律在首演之後廣受歡迎,成為音樂會中最常被演出的布拉姆斯作品。
所謂的「變奏曲」,簡單來說就是以某一特定主題(Theme)為藍本,透過各種不同的創作技法加以變化發展而成樂曲。而布拉姆斯在變奏曲的發展上,由於致力鑽研因而佔有極重要的地位,他在1856年一封給友人的信中提到,「我經常思考變奏曲形式,對我而言它似乎應該更純粹一些。舊時代的作曲家們常嚴守著主旋律當作真正主題。貝多芬的變奏在旋律、和聲、節奏上都非常完美。但大多數現代作曲家,變奏時都太拘泥侷限於旋律上,如果不能自由地處理主題,就不是變奏而僅僅是重複。」
在1854-1873年間,布拉姆斯寫了六組變奏曲,其中他尤其喜歡引用特定音樂家的某段音樂,來當作變奏曲的主題素材。這種方法雖然不是他首創,但卻是由他來發揚光大,像他就創作過:作品9的《舒曼主題變奏曲》、作品24的《韓德爾主題變奏曲與賦格》、作品35的《帕格尼尼主題變奏曲》,之後又寫了這首作品作品56的《海頓主題變奏曲》,在樂曲的結構形式上,比起先前幾首變奏曲,有著更為明顯恢弘的創作企圖。
不過《海頓主題變奏曲》的主題並不是海頓原創,而是源自一首古老的《聖安東尼聖詠詩》(Chorale of St. Antoni),真正創作人已不可考。之所以被慣稱為《海頓主題變奏曲》,是因為海頓某首《木管嬉遊曲》的第二樂章也拿此當作主題旋律。
事實上,在布拉姆斯創作《海頓主題變奏曲》的1873年的前三年,他的一個音樂傳記朋友卡爾‧費迪南‧波爾(Carl Ferdinand Pohl),就拿給他了6卷來源不明、從曾出版過的諧謔曲總譜手抄本。當時,波爾認為那是海頓的作品,而布拉姆斯並不介意原曲的真正作者是誰,主要看上了那首《聖安東尼聖詠詩》的第二樂章主題。
《海頓主題變奏曲》這部作品,是兩個獨立樂譜版本的「雙胞胎」,其一是題獻給克拉拉‧舒曼的雙鋼琴版,編號作品56b,其二則是音樂會上常聽到的管弦樂版,編號作品56a。
謹慎的布拉姆斯早在1873年的7月就先完成《海頓主題變奏曲》的雙鋼琴版,並在同年8月在波昂的一朋友私人聚會中,與演出此曲克拉拉‧舒曼連袂試演,測試樂壇對他這首嘔心瀝血之作的反應,而管弦樂的版則是在隔年才問世出版。不過正式公開演出卻是《海頓主題變奏曲》管弦樂版在前,1873年11月2日布拉姆斯親自指揮維也納愛樂,於維也納首演,而雙鋼琴版的公開首演則遲至1874年2月10日。
後人多認為布拉姆斯寫《海頓主題變奏曲》的目的,實際是為《第一號交響曲》的問世做熱身準備。果然1875年,布拉姆斯離開音樂之友社後,在海德堡附近寫下他那闕被喻為貝多芬傳人的《第一號交響曲》。
在《海頓主題變奏曲》總譜編制中,包括:短笛、兩支長笛、兩支雙簧管,兩支單簧管、兩支低音管,一支倍低音管、四支法國號、兩支小號、定音鼓、三角鐵、以及包括第一、二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低音大提琴的弦樂群。全曲包括降B大調的主題、結尾、以及八段變奏在內,為一首共有十個樂段結構的作品。
一.聖安東尼聖詠主題—行板
由木管樂器優美且典雅地展開,由兩個五小節的樂句組成的聖安東尼聖詠主題,古意盎然是布拉姆斯深愛它的原因。在他的巧手下,以木管群為主導,搭配上法國號以及大提琴、低音大提琴的撥弦,呈現往日宮廷風。
二.第一變奏—稍微精神抖擻一點
節奏輕快,由弦樂組成接主題,但主題被紛來的上行與下行樂句巧妙地裝飾包圍,其中三連音彷彿靜夜中的潺潺流水。
三.第二變奏—有生氣一些
第二段變奏轉為入情緒較陰暗的小調,但節奏速度卻加快,因此散發出些許悲壯激烈情緒,加上大量的切分音,聽來頗有舞蹈的味道。
四.第三變奏—速度加快
抒情性格的第三段變奏有點憂鬱,音樂色彩也變得黯淡,但事實上卻大調。變奏主題全部由8分音符構成,由弦樂群掌握著主要動機,長笛和短笛則不時以16分音符的輕快調子來豐富層次。
五.第四變奏—流暢的行板
第四段變奏節奏變成了3/8拍,流暢抒情、不疾不徐的旋律,聽起來似曾相識且帶點些微如泣如訴的感傷。
六.第五變奏—活生的
第五段變奏是過門作用的短小的詼諧曲,重新把作品啟動,原始主題已不明顯,呈現的是新的元素,不過從樂句中彷彿可以聽見貝多芬《第三、七號交響曲》的影子。
七.第六變奏—活生的
節奏轉回2/4拍,延續上一段變奏的詼諧、舞蹈色彩,主題以弦樂撥奏清晰地再現,法國號和小號把整體管絃色彩裝點得更華麗。
八.第七變奏—斯文優雅地
節奏轉為溫柔優美的6/8拍西西里舞曲,帶著一點田園詩篇的慵懶味道,是整首作品最令人驚喜的巧思安排,音樂銜接上最後一段變奏的弦樂開頭。
九.第八變奏—不太急的急板
轉回小調,充滿迴旋感的主題旋律,在大提琴和低音提琴維繫下,流暢帶點急促地進行著,木管群則反覆過渡地搭配著,醞釀著進入終曲的氣氛。
十.終曲—行板
速度回到行板的終曲,絢爛而莊嚴是整首作品最精華的一段。承接先前蓄積的充足能量,由弱起漸強地勢放出來。低音管堅守著帕薩喀里亞舞曲的頑固低音,提前預告了他《第四號交響曲》的第四樂章。
弦樂群低沉而有力地齊奏起頭,隨後所有樂器慢慢加入合奏,布拉姆斯大展身手為每項樂器寫下屬於自己的變奏,甚至揭櫫了將在浪漫時期叱剎風雲的對位手法,透過海頓主題緩步攻堅。最後三角鐵的牽引之下,各樂器聲部層層堆疊成宛若洶湧波濤的高潮,最後結束在最強音上。
(2007/10/24綜合維他命音樂電子報)
2010年6月1日 星期二
節奏與戲劇性:談「破碎的擁抱」電影配樂
【聯合報╱謝世嫻】 2010.03.28
年初上映的院線片「破碎的擁抱」,是金獎配樂大師Alberto Iglesias的最新力作,也是歷年來令老搭檔─西班牙名導阿莫多瓦最滿意的配樂。
全片敘述一對郎才女貌的戀人,被命運捉弄的愛情三角戀:新銳導演哈利,因新片邂逅初入影壇的女演員莉娜,她也是金融家兼製片艾尼斯的情婦。導演愛上欲勇敢掙脫、卻又受困權勢的美艷莉娜,莉娜則熱烈回應了給予她獨立自由的才華洋溢導演。兩人翻雲覆雨,卻逃不過命運及金融家的操弄復仇,終致悲劇,留下悲喜參半的破碎回憶。
Iglesias近年以「悄悄告訴她」、「追風箏的孩子」等優美配樂備受注目,在美國影界雖非頭號人物,在歐洲卻地位崇高,乃是西班牙國寶級作曲家。熟悉阿莫多瓦的影迷,也不會對Iglesias在「破碎的擁抱」的優質表現陌生。他是位觀察入微、懂人心理的配樂家,用兩個元素成功建立個人配樂的戲劇性風格:「節奏」與「齊一」。
試想:在聆聽一串無數次反覆的節奏後,你的反應是期待、好奇、還是焦慮緊張,或轉而更關注於電影故事?這些全是節奏戲劇(rhythmic drama)的效應。「節奏」在西班牙音樂中,是最不可缺失的一環,哪怕沒有旋律,只要有一精心設計的節奏動機,便足以完整呈現音樂靈魂。電影故事亦如此:唯有持續不斷的節奏方可前進,進而製造龐大戲劇性。
音樂上的節奏可以兩種方向探討。一是基礎性用法:Iglesias以富節奏感的持續弦樂為底,及一條漫長優美的提琴主旋律來引導觀眾對電影的期待。以「破碎的擁抱」片尾曲為例,音樂由節奏性的弦樂顫音(tremolo)響起,隨著電吉他、豎琴、弦樂、薩克斯風加入後,隨之鳴起低音弦樂大提琴,以六音一組的舞曲動機,搖身變為簡潔有力的定性節奏,複合大、中與小提琴主旋律的三重交織,瞬間成為波濤洶湧的管樂之作。這類反覆的節奏動機,成了配樂最主要的電力馬達。
節奏更宏觀的用法,是整首音樂的快慢。在片尾曲中段時,男高音Miquel Poveda悲鳴的歌喉替音樂緩歇氣氛,隨之而起的,是原先的管弦樂伴奏,這一拉一張之間,悲劇不激烈,僅淡淡地再度提醒電影中鑄成的往事。
Iglesias的另一特徵是「齊奏」,如旋律中數十把琴的緩慢合一。在「破碎的擁抱」中,愛情曲一反往常地完全採用片頭曲之旋律,以緩慢的齊奏呈現旋律的優美漫長,而非重新創作。是配樂家懶惰、無新巧思嗎?不,單一主題及齊奏可以加強人對配樂的辨識度,影響整部電影的合一。
Iglesias的配樂風格─尤其抖音─還令人想起希區考克的緊張情節。在片中如莉娜與導演一夜暗通款曲後由台階而下時,音樂以不協調的詭異抖音絃樂響起,彷彿透露觀眾即將發生的不快:莉娜發現一路跟拍、紀錄她秘密的金融家兒子,大發雷霆。
電影配樂最難的不在於編寫旋律,而是了解片中的起落點,讓音樂能浮出襯托,又不搶故事鋒頭。Iglesias除了創作配樂,也設計「既有配樂」(existing music),用流行情歌、經典老歌等來反映主角的時代背景或氛圍。如片中男女主角於海邊獨處時,耳邊浮起Cat Powers 唱的Werewolf。這慵懶的爵士藍調,替這段受詛咒的戀情留了短暫的甜蜜時光,也留下深刻的音樂印記。
(本文作者為音樂家兼MUZIK月刊主筆)
【2010/03/27 聯合報
【聯合報╱謝世嫻】 2010.03.28
年初上映的院線片「破碎的擁抱」,是金獎配樂大師Alberto Iglesias的最新力作,也是歷年來令老搭檔─西班牙名導阿莫多瓦最滿意的配樂。
全片敘述一對郎才女貌的戀人,被命運捉弄的愛情三角戀:新銳導演哈利,因新片邂逅初入影壇的女演員莉娜,她也是金融家兼製片艾尼斯的情婦。導演愛上欲勇敢掙脫、卻又受困權勢的美艷莉娜,莉娜則熱烈回應了給予她獨立自由的才華洋溢導演。兩人翻雲覆雨,卻逃不過命運及金融家的操弄復仇,終致悲劇,留下悲喜參半的破碎回憶。
Iglesias近年以「悄悄告訴她」、「追風箏的孩子」等優美配樂備受注目,在美國影界雖非頭號人物,在歐洲卻地位崇高,乃是西班牙國寶級作曲家。熟悉阿莫多瓦的影迷,也不會對Iglesias在「破碎的擁抱」的優質表現陌生。他是位觀察入微、懂人心理的配樂家,用兩個元素成功建立個人配樂的戲劇性風格:「節奏」與「齊一」。
試想:在聆聽一串無數次反覆的節奏後,你的反應是期待、好奇、還是焦慮緊張,或轉而更關注於電影故事?這些全是節奏戲劇(rhythmic drama)的效應。「節奏」在西班牙音樂中,是最不可缺失的一環,哪怕沒有旋律,只要有一精心設計的節奏動機,便足以完整呈現音樂靈魂。電影故事亦如此:唯有持續不斷的節奏方可前進,進而製造龐大戲劇性。
音樂上的節奏可以兩種方向探討。一是基礎性用法:Iglesias以富節奏感的持續弦樂為底,及一條漫長優美的提琴主旋律來引導觀眾對電影的期待。以「破碎的擁抱」片尾曲為例,音樂由節奏性的弦樂顫音(tremolo)響起,隨著電吉他、豎琴、弦樂、薩克斯風加入後,隨之鳴起低音弦樂大提琴,以六音一組的舞曲動機,搖身變為簡潔有力的定性節奏,複合大、中與小提琴主旋律的三重交織,瞬間成為波濤洶湧的管樂之作。這類反覆的節奏動機,成了配樂最主要的電力馬達。
節奏更宏觀的用法,是整首音樂的快慢。在片尾曲中段時,男高音Miquel Poveda悲鳴的歌喉替音樂緩歇氣氛,隨之而起的,是原先的管弦樂伴奏,這一拉一張之間,悲劇不激烈,僅淡淡地再度提醒電影中鑄成的往事。
Iglesias的另一特徵是「齊奏」,如旋律中數十把琴的緩慢合一。在「破碎的擁抱」中,愛情曲一反往常地完全採用片頭曲之旋律,以緩慢的齊奏呈現旋律的優美漫長,而非重新創作。是配樂家懶惰、無新巧思嗎?不,單一主題及齊奏可以加強人對配樂的辨識度,影響整部電影的合一。
Iglesias的配樂風格─尤其抖音─還令人想起希區考克的緊張情節。在片中如莉娜與導演一夜暗通款曲後由台階而下時,音樂以不協調的詭異抖音絃樂響起,彷彿透露觀眾即將發生的不快:莉娜發現一路跟拍、紀錄她秘密的金融家兒子,大發雷霆。
電影配樂最難的不在於編寫旋律,而是了解片中的起落點,讓音樂能浮出襯托,又不搶故事鋒頭。Iglesias除了創作配樂,也設計「既有配樂」(existing music),用流行情歌、經典老歌等來反映主角的時代背景或氛圍。如片中男女主角於海邊獨處時,耳邊浮起Cat Powers 唱的Werewolf。這慵懶的爵士藍調,替這段受詛咒的戀情留了短暫的甜蜜時光,也留下深刻的音樂印記。
(本文作者為音樂家兼MUZIK月刊主筆)
【2010/03/27 聯合報
訂閱:
文章 (Atom)